yami
发表于 2020-8-10 18:01:38
5620008 发表于 2020-8-10 14:00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尽管以后亩产超过袁隆平,也不能把他踢开。
...无语,没说袁隆平不是杂交水稻之父,但我们常吃的米种是谢院士的,多了解下吧
yami
发表于 2020-8-10 18:05:03
一个像秋天 发表于 2020-8-10 11:52
袁隆平呢
袁院士的水稻是工业和出口到非洲比较多,国内市面上的大部分都不是袁院士的,谢院士是种植规模最大的,之前看数据是百分之八十,袁院士的口感和味道都一般,谢院士的更好吃,都是伟大的人!
阳光下的星
发表于 2020-8-10 18:12:16
yami 发表于 2020-8-10 18:05
袁院士的水稻是工业和出口到非洲比较多,国内市面上的大部分都不是袁院士的,谢院士是种植规模最大的,之 ...
了解的真多,厉害
合浦008
发表于 2020-8-10 19:08:47
丰衣足食
5620008
发表于 2020-8-10 19:57:13
yami 发表于 2020-8-10 18:05
袁院士的水稻是工业和出口到非洲比较多,国内市面上的大部分都不是袁院士的,谢院士是种植规模最大的,之 ...
凡是杂交水稻尽管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都是在袁隆平院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qweraaaa
发表于 2020-8-10 23:49:22
5620008 发表于 2020-8-10 19:57
凡是杂交水稻尽管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都是在袁隆平院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你这个说法,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是不是袁老也是在他们基础上提出理论啊……袁老很伟大 ,但不是所有都是袁老的功劳,就是因为现在报道不清不楚,没有据实报道,才会闹出有人说袁老抢占,
这也不算冷知识了:三系育种完善杂交育种技术是新城长友发明的。野败植株的发现者是冯克珊和李必湖。第一个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第一个成功的三系组合的是颜龙安,第一个恢复系是张先程。二系法是石明松发明的。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杂交水稻的品种是谢华安培育的。 海水稻(耐盐碱稻)是陈日胜培育出来的。
是所有大能前辈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啊。
落后时间
发表于 2020-8-11 08:35:59
qweraaaa 发表于 2020-8-10 23:49
按你这个说法,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后来日本人提出了 ...
长见识了
早上的树
发表于 2020-8-11 09:05:05
杜绝浪费
桂子飘香
发表于 2020-8-11 16:44:27
活在中国真好
今天上街
发表于 2020-8-11 17:19:27
桂子飘香 发表于 2020-8-11 16:44
活在中国真好
我也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