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儿时常吃的野果,那捻子绝对是无数小孩曾经为之疯狂的一种了。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桃金娘这种野果分布,它在不同地方的叫法也不同,比如捻子、豆稔、仲尼、乌肚子,有些地方还叫它“桃舅娘”,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名字。
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捻子虽然味道好,但食用却不能过多,否则第二天会大便困难。
如今山岭上,种的树木越来越多,捻子树越来越少,很多可以说绝迹了。一是种树要喷农药“百草枯”,把捻子树都杀没了,二是高大的林木把养分都吸走了。
大家现如今都住在城里,城里的孩子能接触到乡下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像摘野果子这样的事情就更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怀念儿时的捻子味,怀念那回不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