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操纵比赛的吗?答案是,当然有。
操纵比赛的常见形式是运动员、教练员或裁判“自编自导”。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10月14日苏格兰超级联赛,马瑟韦尔1:2输给赫斯的比赛。球员詹宁斯在比赛一开始就吃到了一张黄牌,而在比赛第83分钟时用手打主裁判的头“自讨”了一张红。博彩公司为出现红牌开出的赔率1赔10,操盘中出现来自新注册帐号的多份高额投注。
英国博彩协会有几家成员对于这张红牌提出怀疑,在经过9个月的调查后,警方掌握了更多证据并采取行动对嫌疑人进行了拘捕。26岁的詹宁斯在格拉斯哥家中被捕。鲁尼的父亲和叔叔及其他五人也因为此次涉嫌赌假球被警方逮捕,后经保释出狱。
与零星的个人冒险相比,弱势联赛的“集团犯罪”才是真正的黑手。曾在英国博彩公司担任操盘手的王雷中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英国操盘时经常都会遇到一些关于日本和俄罗斯联赛的奇怪投注。由于没有证据,博彩公司只能接受这些投注,但会对一些特殊的投注盘口做严格的投注限额控制,同时通过技术将这些‘特殊’用户锁定。每当他们下注时,我们都会格外的警惕和小心,尤其在赛季末的时候。至于意大利乙级联赛、希腊联赛、韩国联赛我们基本不会碰。”
震惊世界的意甲“电话门”,是俱乐部在贿赂和控制裁判,与博彩没有关系
为了确保投注的安全和合法,博彩公司之间开始互相分享“投注的黑名单”。欧足联,世界博彩协会及国际刑警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另外,博彩公司各俱乐部之间通过共享协议分享球员(包括亲属、社会关系)及投注客户信息。
如果赌球集团能操控弱势联赛,会不会也操控世界杯?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实际操作非常难。如果是一个强队的大牌球员的话,他的年收入应该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欧元,只要健康的踢上几年,他一生的经济状况应该都是有保障的。可是赌球集团拿多少钱去收买,大牌球员都不会愿意,因为他面对的风险将会是失去一切的身败名裂。
收买强队的边缘球员也没有意义,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场。至于收买弱队意义也不大,一般要操纵个冷门结果赌球集团才会大赚,收买弱队是为了多输几个吗?
而且必须要记住的是,足球场上收买一两个球员是没用的,但是一件坏事,参与的人越多,就越容易露馅。
为什么输彩的人会诉诸“阴谋论”?
很多人拿高晓松的节目当作是世界杯被操纵的“铁证”,但问题是,高晓松自己都在节目中说“是意淫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相信这种“阴谋论”呢?
BBC报道说,根据英国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凯伦·道格拉斯的研究,阴谋论爱好者似乎天生且近乎自恋式地需要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就是说,他们想让别人觉得他们有能力搞到稀缺信息或者某些世界大事的另一种“秘密”解读。
作家、学者迈克尔·比利希也曾在1984年说:“阴谋论提供了一个展示不为人知的、重要的且与事件直接相关的讯息的机会,这样,阴谋论的信奉者就好像变成专家了一样,拥有了那些连所谓专家都不了解的知识。”
除了把世界杯阴谋论当做一个秘密谈资以外,更多输彩的人是把它当做一种“输的理由”。其他研究表明,如果人们的生存必需受到了威胁,当他们因此感到事态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充满了无力感和焦虑感之时,阴谋论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莱万多夫斯基说,这就是为什么对某些人来说,相信随机事件背后有“权势熏天的人”在推动,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宽慰作用。不是我不行,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但信奉“阴谋论”的彩民有一点却无法自圆其说:既然相信世界杯比赛是被操纵的、都是假球,那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的给博彩公司送钱呢?是为了做慈善,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