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潜规则村民拿好处费 默许沙场抽沙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一些业内人士指出,部分村民拿了沙场的好处,在一定条件下,也为违法沙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广东商人蔡女士说,采沙行业里面的潜规则太多,除了场地租金,还有许多地方也需要花钱,如果稍有疏忽,沙场的正常经营就可能受到阻碍。
蔡女士所说的潜规则,指的是私底下给村民的“好处费”。沙场无论是否有开采证,如果要想在岸边抽沙,不仅要支付岸上的地租钱,还要向当地村民缴纳河道上的“沙头费”,平均是4万元/亩。其次,沙场时不时要给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交“保护费”;最后,他们每年还要拨钱给村里,名义是修路修桥的费用。
对此,一些受访的村民坦言,沙场是否有证,对于他们来说都没有区别,该给的费用,一样都不能少。至于为何同意非法沙场采沙,是因为“上游和下游的村子都开采了,我们的沙子放在那里不采也是浪费,与其被别人偷采,还不如租给沙场。”治理处罚不痛不痒 沙场宁愿交钱
面对千疮百孔的河道,相关监管部门也集中整治多次,为何违法沙场数量还是日渐增多?一名知情人士直言,相关监管部门的执法工作存在一定的责任,整治行动往往是一阵风,根本没有打到违法沙场的痛处。
对此,合浦水利局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由于市场需求引发的采沙热,想通过一两次集中整治,彻底根治违法采沙的现象是不可能的。“目前,主要存在着打击非法采沙难、取证难、易反弹等问题。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针对非法采沙行为,我们会向沙场方依法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拆除相关设施。但高额的采沙利润,让这些沙场宁愿受罚,也要继续开采。”该工作人员介绍称,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违法沙场见到执法人员后,常常是把船开到江中心,以此来逃避处罚。
据了解,工作人员在执法工作中,曾经还受到个别违法沙场员工的恐吓和威胁。“在一次集中整治行动中,我们扣留了采沙设施,对方情绪激动地从中阻挠,并言语恐吓执法人员。由此可以想象,平时的执法工作中,管理难度之大。”前瞻完善相关法规 加大处罚力度
合浦水利局一名执法人员认为,非法采沙之所以屡禁不止,并不是由于监管执法不到位,而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
据了解,目前区内水利部门的执法标准,是按照2011年6月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道采沙管理办法》来实施。但该《办法》只是政府规章,不能设定行政强制处罚措施(如扣押处置违法采沙船只器具),且最高罚款额度只有2万元,对违法行为缺乏震慑作用。
该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上级相关部门正在争取将《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制定强有力的执法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不断打击和完善法律,才能逐步解决非法采沙的问题。”
此外,该执法人员还介绍称,今年年末,合浦境内的采沙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将全部到期。届时,将根据南流江河道的实际情况,重新布局规划开采范围和开采量,从而借机加强对河道采沙管理,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