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民系,即为广府人,广东人中狭义的广府民系是指口语中的“广府人”即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粤式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及世界所有地区,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汉语民系。此外,广东潮州人和广东客家人甚少称呼粤语族群为广东人,而称呼标准粤语族群为广府人较多。广府商会“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
广府人 广府民系,即为广府人,广东人中狭义的广府民系是指口语中的“广府人”即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广州话、白话或称广府话,俗称广东话)为母语,以珠玑巷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粤式饮食(酒楼、茶楼、点心、粤菜、广府菜等)、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广义的广府民系则包括全广东及世界所有地区,以粤语为母语的汉族民系。
粤语的地方性口音差别大,但以广州话为标准话,广州话相当于粤语群中的普通话。
广府人一词,早在唐代就对广州一带已有“广府”之称,而明清更有以广州为治所的广州府,广州府人简称广府人,可见广府人一词来源已久。但是在目前来看广府人一词仅在书面表达区分民系时用的时候用的比较多,在生活口语中并不常见,即使是广府人自我介绍时也没有习惯表达自己是广府人,一般都以自己的户籍地,比如介绍自己是广州人,云浮,中山人等,而不同于同样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跟潮汕人,自古以来就把自己的民系当做名片,逢外来人询问或迁至异乡异国都习惯首先介绍自己祖上是客家人或者潮汕人,俨然一种名片文化,族意识很强。居住在广东的潮汕人和广东客家人也甚少称呼原生标准粤语群的广佛人为广府人,更别说其他地方性口语差别更大的粤语方言群,这个跟现在的广府人对广府民系的文化研究以及宣传是有密切关系的。今天的广府人要加强广府民系意识,要认同要传承和继续繁荣广府文化,广府文化创造了粤剧,粤菜,形成了包括建筑,戏曲,精雕,陶瓷,龙狮,饮食等特色的岭南代表文化,为岭南三大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不要出现广府人自己都不珍惜自己文化的悲剧!
语言:广府话(称广州话亦称广东话。属粤语广府片)是广府人的母语,属於汉藏语系的的语言。
编辑本段所属民族
广府人是汉族之下的一个民系,属于汉族。一般认为,广府人的先裔以古周人为主。人们普遍以繁荣的岭南粤语文化为自豪。
编辑本段国内分布
广府人居住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广州、佛山、南宁、梧州等大中城市。
广东
主要分布在广州、花都、从化、清远、增城、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佛山、珠海、江门、新会、开平、恩平、鹤山、肇庆、中山、阳东、阳江、阳西、云浮、化州、高州、电白、茂名、湛江部分地区。(注:很多外地人以为深圳是广府民系,事实上深圳原住属于客家民系,本地人使用客家话,深圳外来人口巨大,所以在深圳以普通话为交流语言,广州话在深圳并不通用。)
广西
主要分布在 梧州、贺州、南宁、钦州、北海、桂平、玉林、贵港、横县、防城、东兴等地。
第一批:秦汉
秦朝时期,秦始皇派下50万大军南攻岭南。攻毕后,50万大军留守岭南。后来又迁入居民50万,总数为一百万。而当时的越族是散开而居,百越的 “百”经罗康宁教授解释为“族”的音译。当时汉人是相对总人口较少,但因聚居于西江中游,所以显得起来比较多。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军攻打南越国,屠广州城。西江中游的居民得以迁入珠三角,但此时的居民已经很少。汉武以后,效法之前的皇帝把岭南当作流放之地,西北有不少流民迁入。
第二批:魏晋时期
东晋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导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而北方虽有五胡乱华,却又未导致严重地干预到政治文化的地步。不过这时候的南迁汉人并非全是广府,较多的是闽语族群,所以主支并非广府民系,而且这时尚未有珠玑巷。
第三批:北宋时期
至北宋时期,北宋末年,北宋被灭,都城开封大批不少士大夫以及百姓随后南迁岭南,而皇帝则迁都杭州。途经敬宗巷时候,因怀念故里,故改敬宗巷为珠玑巷。此时的南迁汉人与早期广府人融合成为新时期的广府人。而这也是为何如此多广府人以珠玑巷作为民系认同的缘故。
第四批:南宋时期
南宋末,南迁汉人共分三支,一支从陆路经江西、珠玑巷南下岭南,应为客家民系,另两支由海路往岭南,其中一支为江东移民,最后融入广府,另一支应为福州地区的移民,最后融入闽南语族群。
编辑本段广府民居
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跟粤东的客家建筑、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 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民居一般为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的平面形式。广府风格的古民居通常是一个家庭几人至数十人居住。老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中生活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广府民居--西关大屋。不过新近重拍的彩色版《七十二家房客》居然找不到适合的西关大屋作为拍摄场地。
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其次就是依据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体现出的防潮、防晒的特点;还有就是大量吸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 除此之外,典型的广府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镬耳”特点,以其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耳屋是粤西特有的建筑。明清两代,只要有了钱,发了财,就会建造一所镬耳屋来显示其富有与气量。 广府早期的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 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 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 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
编辑本段广府文化
广府文化即为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之代表。广府文化可从其语言中体现出来:务实、乐观、包容。
广府民系内部对於本民系的共同心理认同感比较强烈,民系凝聚力强,人们普遍以繁荣的岭南粤语文化为自豪。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编辑本段“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
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
编辑本段广府文化地位
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编辑本段广府汤
据史书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用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成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更是辅助治疗恢复身体的药膳汤。广府即为广府民系,广义上包括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及海外所有地区的1.2亿粤语族群(世代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
广府人喝老火汤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当地湿热的气候密切相关,而且汤的种类会随季节转换而改变。经年累月,煲汤就成了广府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与广东凉茶一道当仁不让地成了当地饮食文化的标志。汤料可以是肉、蛋、海鲜、蔬菜、干果、粮食、药材等;煲汤的方法可以是千奇百异,熬、滚、煲、烩、炖等;不同的汤由于不同的材料会有咸、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编辑本段广府菜——粤菜
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 一,其特点是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粤菜善于博采众长,根据 广州的气候、物 产条件进行改造,体现了岭南文化融通善变的韵味。粤菜中, 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著名的“龙虎斗”、“菊花三蛇羹”、“上汤焖禾花雀”、“红烧果子狸”、“瓦钵炖禾虫”、“粗盐焗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
广式饮菜,兴起于19世纪末的广州,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众化茶楼兴起,渐而蔚成风习,扩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镇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镇。茶楼的点心精美而又丰富,常见的如蛋挞、蛋盏、蛋散、干蒸、烧买以及各类粥品。改革开放以后,引进许多西点,食品更为新潮、精美。
编辑本段广府人——敢为天下人先
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中国近代最大的开放港口之一广州),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 国父孙中山就是杰出的代表!
编辑本段广府庙会
每年传统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五至廿一举办的传统庙会。广府庙会让老百姓了解广府文化相约幸福:“广府庙会,幸福相约”,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 为期7天的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10个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主办方希望通过庙会的方式,打造独特的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增强广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年节气氛,让老百姓了解广府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