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很多年轻人童年的回忆,辣条无疑是他们的最爱零食之一,而这也造就了“辣条一哥”卫龙。凭着它卫龙年入40亿,净利润超8亿,企业估值达700亿,创始人兄弟身家暴涨至417亿。
近日,卫龙通过港交所聆听并更新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卫龙收入约22.61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滑1.8%。公司由盈转亏,仅半年亏损就达到了2.61亿元,对比而言,2021上半年卫龙净利润为3.58亿元。对于上半年的亏损,卫龙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受IPO前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影响。今年4月,卫龙宣布由于原材料不断上涨,部分产品将涨价。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卫龙收入约22.61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滑1.8%。公司由盈转亏,仅半年亏损就达到了2.61亿元,对比而言,2021上半年卫龙净利润为3.58亿元。
卫龙招股书曾介绍,其消费者有超过95%在35岁以下,超55%在25岁以下。辣条伴着这一代人成长,但与此同时,其定价也为一代人的心理价位所锚定。相反,比如魔芋丝、海带、烧面筋等,多是近几年才渐趋标准化的新产品,新品往往意味着更有弹性的价格与毛利率。
年轻人不爱吃辣条了吗?“辣条一哥”卫龙近期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虽然半年卖出了8万吨辣条,但还是亏了2.6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卫龙总收入为22.61亿元,净利润亏损2.61亿元。
亏损源自于卫龙主营业务辣条销量减少、毛利率下滑,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健康”等标签影响,辣条大单品盈利空间受到一些限制,这直接影响到卫龙整体业绩表现。过于依赖单一品种也给卫龙敲响警钟,想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卫龙需要新产品了。
另外,辣条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辣味休闲食品市场9.4%的行业增速,正吸引竞争者跑步入局。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休闲食品行业的龙头品牌也先后推出辣条产品。
童年滤镜虽好,终有消磨殆尽的一天。虽是陪伴Z世代成长的品牌,但低门槛的辣条早已不是“一招鲜”,各大零食品牌也纷纷发力辣条品类。
|